3月20日,一场牵动百万市民用水安全的"生命保卫战"在汉江之滨打响。襄阳市以实战标准成功举行全省首次城市备用水源应急切换演练,这标志着湖北省城市供水安全保障体系建设迈入全要素实战检验新阶段。此次由襄阳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主导,应急管理、卫生健康等多部门协同作战的演练,开创了省内应对重大水源污染事件的系统性处置先例。
作为湖北省重点民生保障工程,冢子湾备用水源项目自2020年启动即被赋予战略使命。这个投资5.37亿元的"城市水安全盾牌",在生态投公司高标准建设、益清环保专业化运维下,已形成50万立方米/日的应急供水能力,构建起覆盖中心城区的"双水源"防护网。本次演练正是对该系统实战效能的首考。
演练模拟汉江上游突发化学品泄漏重大险情,城市主水源面临断供危机。随着总指挥启动红色预警,全省首套城市备用水源智能切换系统应声启动:白家湾水厂在3分钟内完成取水口封闭,智能阀门系统通过中控平台远程开启供水管网,全程实现数字化精准调度。
此次演练凸显三大创新突破:首次实现跨部门"平急转换"机制的无缝衔接,构建起水源调度、水质监测、管网切换、安全保障"四位一体"应急体系;率先应用物联网技术打通备用水源全链条智能控制;形成可供复制的"1小时应急供水圈"建设标准。专家现场评估指出,此次演练为长江经济带城市供水安全提供了创新样本。
"这不仅是技术层面的突破,更是城市治理能力的跃升。"市住房和城市更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双水源+智慧大脑"防护体系,城市供水安全系数得到提升,应急响应速度较传统模式显著提高。当前,该体系已纳入襄阳市城市安全韧性建设重点项目库,其经验将作为《城镇供水系统重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指南》的实践蓝本在全市推广。